[6] 隐盗:藏匿强盗。收:逮捕。邵进士,名叫士梅,济宁人。他最初被任命为登州教授时,有两位老秀才送来名片,邵士梅看他们的名字,好像很熟悉,凝思了很久,忽然醒悟这是前生的事。他便问学宫的杂役:“某生还住在某村吗?”又讲了某生的长相、特征,和某生的情况一一吻合。一会儿那两个老秀才进来了,与邵士梅拉着手倾谈,像老朋友一样高兴。谈话当中,邵士梅问到高东海的情况。老秀才说:“死于狱中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有一个儿子还活着。他是这个村中的一个普通百姓,你怎么认识他呢?”邵士梅笑了笑说:“是我以前的亲戚。”早先,高东海本是一个无赖,但性情豪爽,轻财好义。有人因欠下租税而卖女还债,高东海尽自己所有代为赎回。他和一个女人有私情,那女人因窝藏盗贼,官府追捕甚急,她藏到了高家。官府知道了,把高东海抓起来,百般拷打,他最终也不承认,不久死在狱中。他死的那天,正是邵士梅的生日。后来邵士梅到某村,周济高东海的妻子,远近的人都知道这件怪事。
此高少宰言之 [8] ,即高公子冀良同年也 [9] 。[8] 高少宰:指高珩。字葱佩,号念东,别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今淄博)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清后为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侍讲学士,历官至礼部右侍郎、吏部左右侍郎、刑部侍郎。著有《荒政考略》、《栖云阁诗文集》。少宰,明清对吏部侍郎的别称。高公子冀良:即高之騊。字冀良,高珩长子。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曾任贵州平越县知县。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按,此处高少宰或蒲松龄记叙可能有误,邵士梅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高冀良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两人并非同年。这是高少宰讲的,邵士梅是高少宰的公子高冀良的同年。
顾生本篇描写由于眼疾所造成的幻觉。
顾生眨眼的工夫,所见巨宅中的婴儿变成了老妪,少年王子“颔下添髭尺馀”。后在巨宅中涂完眼膏,病情始得以稍微缓解。《顾生》篇与《瞳仁语》大概是文言小说中罕见的以眼疾为题材的小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篇张皇怪异,却有极其近乎实际生活之处。比如“两指启双眥,以玉簪点白膏如脂,嘱合目少睡”,再现了明清时代对于眼疾的治疗。像“合眼时辄睹巨宅,凡四五进,门皆洞辟,最深处有人往来,但遥睹不可细认”,反映了长期合眼的心理上的暗示。尤其是,本篇没有单纯写眼疾,而是综合描写了顾生的幻视、幻听、幻觉,非常符合长期患有眼疾人的病理和生理反应。这些都展现了蒲松龄对于眼科疾病的深入观察和丰富的知识。
江南顾生 [1] ,客稷下 [2] ,眼暴肿,昼夜呻吟,罔所医药。十馀日,痛少减。乃合眼时辄睹巨宅 [3] ,凡四五进,门皆洞辟 [4] ,最深处有人往来,但遥睹不可细认。一日,方凝神注之,忽觉身入宅中,三历门户 [5] ,绝无人迹。有南北厅事 [6] ,内以红毡贴地。略窥之,见满屋婴儿,坐者、卧者、膝行者 [7] ,不可数计。愕疑间,一人自舍后出,见之曰:“小王子谓有远客在门,果然。”便邀之。顾不敢入,强之乃入。问:“此何所?”曰:“九王世子居。世子疟疾新瘥,今日亲宾作贺,先生有缘也。”言未已,有奔至者,督促速行。[1] 江南:省名。清顺治二年(1645)置,治所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康熙六年(1667)分置为江苏、安徽两省。后仍称这两省为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