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名大二女生从北大逸夫苑理科2号楼9层楼顶纵身跳下,当场死亡。据悉,2005年5月至6月6日,北京市有5名大学生自杀,这5名学生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一时间,人们格外关注起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那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真的已经到了令堪忧、十分严重的程度吗?为此,笔者采访了中国社会心理学家文志堂。 心理学家文志堂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社会竞争压力也很大,人们面临着空前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由此而引起的诸多个人、家庭悲剧乃至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人们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心理断奶意味着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 例如,上大学经济费用的攀升、学业竞争压力的沉重和就业前景的艰难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另一方面与其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尤其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往往导致大学生生活经历单纯、缺乏挫折承受能力、依赖性强和意志力较差。在进入大学后,他们面对环境的突然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压力缺乏自我调节和应对能力,这就使得其中的一些人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和失眠等身心症状,甚至酿成自杀的悲剧。 文志堂说,干预自杀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生命教育是重点,如果学生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死亡,他会更懂得珍爱、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而不是选择结束生命。其实绝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及时发现自杀前的征兆往往能抓住挽救生命的契机。任何一个人在自杀前都有征兆,出现一些反常的言语与行为,比如莫名其妙地收拾东西、突然与亲朋告别、给人写信等。学校应该构建由院系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干部以及学生个体在内的危机干预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和及时阻止校园内自杀事件的发生。 文志堂建议应该把关注自己的情绪和生活质量看成是一种时尚,很多人对于向外人诉说不良情绪有强烈的耻辱,害怕被嘲笑为意志薄弱,甚至自己内心的痛苦也不敢轻易说出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们的情绪和身体一样都可能会得病,再成功的人或者是社会地位再高的人也会有悲痛和伤心、失落的时候,善于表达痛,更有助于自己去消化,对健康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