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新余KTV招聘网 > 新余热点资讯 > 新余励志/美文 >  今译有个贤淑的内助是非常难得的应当互相提醒监督以家庭肃明如在

今译有个贤淑的内助是非常难得的应当互相提醒监督以家庭肃明如在

2022-11-25 23:13:10 发布 浏览 857 次

今译有个贤淑的内助是非常难得的,应当互相提醒监督,以家庭肃明如在朝廷为目标。至于六婆尼师之类的人,是最能消耗家业的,需要痛下决心断绝和他们的来往。首饰衣服,虽然应该依从习俗,但在私人生活当中,也不应该相互崇尚奢华。不仅仅是因为花费难以为继,也是因为这不是惜福、传家的做法。没有家教的家族,切不可与之通婚。娶媳妇固然不可以,嫁女也是不可以的。这虽然是我回顾往事的痛心之言,然而正确的道理古今无异。《礼记》说:“为子孙娶妻嫁女,一定要选择孝悌之家,世行仁义之族。”如此则子孙慈孝,不敢荒淫残暴。若有不为善的,三族亲人还可以辅助改正。所以说:“凤凰生来而有仁义之意,狼虎生来而有暴戾之心。”两者的不同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母亲。啊,要谨慎警惕啊!妻死续娶,以及娶妾生子,都是不幸的事情,很少有不至乖离、酿成家祸的,一定要谨慎。管理家事的人,最应该有公正的心,以仁爱谦让为先。别的人尚且不可以去欺压,何况是一家至亲骨肉呢?所以一年收入支出要算准,分发要平均。家族和气可以招致吉祥,上天也一定会保佑。不然,只要有一点私心,上天和家人都能见到,家业又怎能长久不衰呢?

我曾见过《颜氏家训》,大约有一个儿子就给田产若干,房屋若干,积蓄若干。有剩下多余的,就作为每年的开销,还剩下多余的,就用来救济亲戚朋友,这真是知道适度知道满足的人啊。世代家业无穷无尽,越富而贪念越不满足,这对我的生命又有什么好处呢?何况每人都自有分限,逾越界限就会倾覆。现在我的儿女也应自我量度、合乎中道,不足就要勤劳节俭以足之,既足就要安分以守之。注重礼俗,崇尚廉耻,治生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和稳婆。尼师:即尼姑。三族:一指父母、兄弟、妻子,或指父族、母族和妻族。

叶梦得(1077 年—1148 年),宋代著名词人,字少蕴。苏州长洲吴县人,北宋刑部侍郎叶逵五世孙。绍圣四年(1097 年)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

《石林治生家训要略》谈论如何经营家业,依次阐述了治生的意义、原则和方法。首先强调治生的重要性,叶梦得告诫子弟治生的前提要择善从之,选择合适的治生之道,不得为己利妨害他人,鼓励子弟积极治生,流露出对子弟成为圣贤的期望。其次,提出五条治生的基本原则:一要勤,否则将于不知不觉间损耗家道;二要俭,日用奉养都应该节省;三要耐心,不要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努力去做,日久天长才能达到富裕的目标;四要和气,不应该总是与人较锱铢、争毫末,遇到不如意的事,更要心胸开阔;五要购田产。治生除了要坚持上述原则之外,人际关系方面的处理同样很重要,家中妻子应该贤淑,勤俭持家,惜福传后,子女嫁娶应选择孝悌世家,子孙才能慈孝。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治生之事才能够实现,这是叶梦得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字字句句透露出谆谆苦心。

叶梦得提倡节俭,他认为俭是守家的第一法,要求子弟“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盈余,毋使仓有告匮”。反之,奢侈就会使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节俭是治生之道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叶梦得同时反对吝啬,主张“贵乎适宜”,他要求子弟“至于往来相交,礼所当尽者,当及时尽之,可厚而不可薄”。他认为,凡事贵在适度,不可过度节俭,违反礼数,遭他人议论。

陆游 放翁家训序

昔唐之亡也,天下分裂,钱氏①崛起吴越之间,徒隶乘时,冠屦易位②。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③、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祥符④中,天子东封⑤泰山,于是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⑥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其夫人棺才漆⑦。四会⑧婚姻,不求大家显人。晚归鲁墟⑨,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⑩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太尉?与边夫人方寓宦舟,见妇至,喜甚。辄置酒,银器色黑如铁,果醢数种,酒三行而已。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

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以大坏,厌藜藿、慕膏梁,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父子兄弟相从居于鲁墟,葬于九里,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坠厥初。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