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承意顺旨,甘言取容。朕今欲闻己过,卿等皆可直言。”
散骑常侍刘洎对曰:“陛下每与公卿论事,及有上书者,以其不称旨,或面加诘难,无不惭退。恐非诱进直言之道。”
太宗曰:“朕亦悔有此问,当即改之。”
诱:劝导。
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凡是臣下对于帝王,大多是顺承旨意,说好听的话以取悦帝王。我现在想听听自己的过错,你们都可以直言不讳。”
散骑常侍刘洎回答说:“陛下每次与大臣讨论事情,以及有人上书奏事的时候,因为他的意见不合您的心意,您有时当面加以责难,使他们无不难堪地退下来。这恐怕不是劝导臣子直言进谏的方法。”
太宗说:“我也后悔有这样的追问责难,应当立即改正。”
奢纵第二十五
《奢纵》篇转录了贞观十一年(637)侍御史马周论述时政的一篇上疏,以及太宗对奏疏的反应。马周通过列举大量史实,指出了在贞观中期社会上存在着的一些奢侈的问题,希望引起唐太宗的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马周认为如果帝王奢侈纵欲,则不免横征暴敛,不惜民力;臣子奢侈骄纵,则难免自取败亡。应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若以陛下之圣明,诚欲励精为政,不烦远求上古之术,但及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马周的奏疏,劝谏唐太宗要戒奢侈、抑骄纵,他认为百姓所患不仅是贫苦,更重要的是上下不能同甘共苦。如果统治者不能体恤百姓,百姓自然离心离德。提醒太宗要吸取历史教训,俭朴节用,爱惜民力。其言辞恳切,深为太宗赏识。